欢迎您访问中国体医融合健康网          体医融合 · 健康中国
登录    注册       English
内页banner

厦门“体医融合示范社区”试点工作效果逐渐显现

发布时间:02-24

字体:
【打印本页】

来源:

来自北京的运动医学专家白云飞的义诊在筼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这是属于厦门“体医融合示范社区”试点工作的一部分,前来看诊的患者不仅了解了运动对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改善,还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运动处方”。不少患者当场报名加入,成为该项目的志愿者,体验运动对疾病的干预效果。

  “体医融合”就是把体育和医疗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共同为慢性病患者开具“运动处方”,并通过疾病筛查、运动干预等方式,建立信息化为基础的慢性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模式。早在今年上半年,厦门就开启了“体医融合示范社区”试点工作。

  150位患者志愿加入项目

  “体医融合示范社区”项目由厦门市体育局和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起,厦门市社会体育发展中心承办,由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通过引入第三方社会企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具体落地。计划募集150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加入项目,进行为期六个月的科学运动干预,最后做出数据对比来了解效果。目前该项目已招募四期,150位志愿者年龄均在40岁-60岁。

  “运动处方”是如何为患者改善慢性疾病的呢?该项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招募志愿者时,主办方会先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生化测试,然后到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进行体质测试,再由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老师根据志愿者的生化和体质测试结果,开出“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写明了志愿者所需的运动时长、运动强度等内容,志愿者除了在家自行锻炼外,还有几种干预项目,主要集中在周末;干预前,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做健康讲座,然后由专家进行运动干预,每次活动约2.5小时。

  “运动处方”效果逐渐显现

  记者了解到,干预项目目前有太极拳、八段锦、快步走、瑜伽、力量练习等。“接下来,我们也会听取志愿者意见,组织更多运动锻炼方式,如羽毛球、集体登山等。”该项目相关工作人员说,他们为志愿者发放了电子运动设备,便于检测运动情况。从5月至今,“运动处方”的效果已逐渐显现出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许多患有“三高”的志愿者血糖、血压已有下降。

  今年54岁的陈锦成加入这一项目不足一个月,但已经感受到运动对身体机能的改善。陈锦成告诉记者,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此前最经常的运动是游泳。“加入这个项目后,专家指导我们科学运动,现在运动种类更丰富、更系统化了。我们还能起到督促作用,感觉不错,期待后续有更好的效果。”陈锦成告诉记者,他把这个项目也分享给了身边的朋友们。

  明年扩大“体医融合”试点

  厦门市社会体育发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受众对于“体医融合”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为了推广这一项目,他们开展了相关讲座,并邀请专家前来义诊,普及运动对于慢性疾病的改善作用。

  “目前‘体医融合’只有一个示范点,我们是希望在未来5年内能逐步展开,争取2030年在全市所有街道(镇)均建成国民体质监测和‘体医融合’站点,建立基本完善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明年我们计划增加四个社区开展‘体医融合’试点建设。”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市体育局表示,希望以“体医融合”为依托,提高市民的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水平;通过“体医融合示范社区”的建设,探索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体育健身指导在慢性病干预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融合健康体质监测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深化“体医融合”模式,建立体育和卫生职责明确、分工协作、信息互联互通、资源整合的体医结合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可推广的厦门“体医融合”模式。(转自厦门市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