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体医融合健康网          体医融合 · 健康中国
登录    注册       English
内页banner

摸索建立“体医融合”科学健身新模式!海淀区体育局召开专家研讨会

发布时间:02-27

字体:
【打印本页】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4月17日,海淀区体育局召开摸索建立“体医融合”科学健身新模式专家研讨会。区体育局局长李景奇,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区政协常委马鸿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中心主任郭建军,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王洪波,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熊依杰,区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所长曹文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威,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骞芳,学院路社区医院康复科主任许宝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副教授白震民、侯世伦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会议,区全民健身科学指导中心主任倪泽飞主持会议。


会上,倪泽飞主任向到会领导和专家学者汇报了海淀“体医融合”示范区工作一年来获得的成果,介绍了2018年工作任务,并就2018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说明,重点强调了人员出口问题。


郭建军主任介绍了项目总体进展及未来规划,并强调将体医融合纳入政府改革创新工作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国内尚属首创。


马鸿韬委员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体育局为体医融合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并建议应该建立起政府主导、体育和医疗部门共同支持、社会资源参与的多方合作模式;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建议在部分0-6岁儿童中试点体医融合项目,通过专项体育指导促进身体功能的完善,减少学前儿童疾病的发生,切实将疾病防控关口前移。


王洪波主任介绍了全区各社区服务中心现状和基层工作开展的短板。他指出体医融合应该重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员问题,要扩大宣传力度,大力普及体医融合理念。


到会的卫生、医疗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言,分享自己近年来在“体医融合”领域的工作心得与遇到的困难,并对如何更好的进行宣传、扩大运动场地开放数量、培养专业人才、建立体医融合新理念、在社区医院对慢病病人开展科学体育锻炼指导模式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李景奇局长在总结发言时指出:体医融合的探索与发展离不开体育与卫生部门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要坚持“科学健身”理念,充分发挥体育局在运动创伤、运动康复等方面优势,将先进技术从向运动队服务转向对社会大众服务。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发挥体育部门核心职能,推动现代运动发展,为全民健康服务。


针对2018年体医融合工作任务,李景奇局长提出总体要求,首先一定要有明确思路和方案,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案,围绕“健康海淀”搭建起真正能服务到老百姓的平台。其次,要积极发挥海淀区区位优势,结合先进科技手段,整体提升“体医融合”的科技含量。要发挥专家引领指导作用,成立专家指导小组,让富有经验的体育专家、医疗专家对“体医融合”工作进行专业的指导。


最后,李景奇局长代表区体育局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莅临本次会议,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家可以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体医融合”道路,切实服务人民群众,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健康海淀建设做出贡献。


背景资料


2017年,海淀区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定位的“体医融合示范区”,在总局“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统筹及课题资金的支持下,联合北医三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大医院等在京三级医院,在政府、医院、社区多方努力下,先后完成了我国第一批百余名科学锻炼指导导师队伍选拔、培训;


全国首期科学锻炼指导师培训


完成了14名合格科学锻炼指导师进入三甲医院临床实习管理、考核等一系列工作,获得三甲医院医生、患者的热烈欢迎,康复效果获得一致认可。


科学锻炼指导师实习总结会


海淀区“体医融合”建设研究模式被北京日报、中国体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获得了来自总局、三甲医院、患者、体育院校及研究机构等多方肯定。


2018年,海淀“体医融合”工作将进入新的阶段,在继续围绕北医三院下属学院路社区医院“体医融合”研究试点,逐步将体医融合康复锻炼指导向社区延伸,鼓励患者从在医院被动接受康复锻炼指导,主动到社区医院进行康复转移的同时,继续摸索建立“体医融合”科学健身新模式,推动运动健身与医疗相融合,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业余训练与现代医学、传统中医相结合,打造好北医三院学院路社区医院试点。